共青城:以鴨鴨為龍頭大力發展紡織服裝業
共青城毗鄰都陽湖,從‘鴨鴨‘起家,到‘鴨鴨‘發家,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奠定了合格的羽絨服工業基礎。
多年以來,共青城以"鴨鴨"品牌服裝生產為龍頭,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現已形成相當的規模,紡織服裝產業己成為共青城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近年來,這座年輕的城市不走低質增長老路、同業競爭套路、犧牲環境彎路,大力發展生態化、高科技的低碳產業,努力構建環境友好型產業體系。
鴨鴨是共青城服裝龍頭企業,以"鴨鴨"為龍頭,帶起了共青城一批民營服裝企業成長,40多家服裝企業擁有自主品牌,其中"回圓"、"深傲"、"大嘴鴨"、"康和"、"雪斯來"已經成為江西省有名商標,"雪世界"、"億愿"、"夢浩特"等品牌也在成長。
為發揮產業集群優勢,進一步做大規模,做強實力。共青城開放開發區抓住大開放的發展機遇,依托"共青城"、"鴨鴨"、"全國生態示范區"三大品牌優勢,加大產業發展引導力度,將聚集紡織服裝產業,建立完善的產業服務鏈,健全生產要素和勞動力市場,提高市場競爭力作為中心工作,各種優惠政策鼓勵和扶植,支持紡織服裝企業的發展,全力打造"紡織服裝城"。實施的"五個一工程",即做強一個鴨鴨品牌,做響一批服裝品牌,建設一個服裝園區,開發一個服裝市場,造就一批服裝人才,已經初見成效。
近年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成為共青城的重要使命。共青城市提出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堅決關停高耗能、有污染、高排放的企業。共青城市不但在招商引資中設置環保門檻,還對現存的"三高"企業進行關停退市。江西共青翔宇染整有限公司和江西共青天駿印染有限公司是當地兩家生意紅火的印染企業,每年都要上繳不菲的稅收,但因為工廠緊靠郡陽湖,對都陽湖的水質存在污染隱患。共青城市果斷地關停了這兩家企業。原廠址位置優越,進行商業開發將為當地帶來數億元的實現目標,但共青城市算的是生態賬,支持有關部門在舊址上建設都陽湖模型試驗研究基地,成為目前國內優先個大湖治理實物模型。在共青城,傳統優勢產業紡織服裝產業在全市工業中所占比重,由"十一五"初期的80%降至目前的40%。據了解,目前共青城市萬元GDP能耗只有0.28日屯標準煤,在江西全省乃至全國都走在節能降耗的前列。
作為共青城領軍企業,鴨鴨股份公司以開展企業清潔生產審核為目標,繼續加大技術創立和節能減耗的投人,從技術層面挖掘清潔生產源頭。項目推進,鴨鴨將以"專業化、多元化、高端化"的戰略,解決產品設計中遇到的問題,提升設計水平和企業競爭力,推動產業結構調整,促進產品升級換代,實現"創意興業"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