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長安:譚魚頭雄圖餐飲天下
譚長安
上榜理由:
1. 08年7月18日,成都譚魚頭集團開出海外首店——新加坡亮閣店,占股51%,成為國內eiPof8vu3ox餐飲企業中寥寥可數海外拓展有為的企業之一.
2. 02年在臺灣開出特許店,阻礙較多,赴臺時期的名義多為文化交流;03年非典期間,在香港積極籌備,并開出直營店,借用某事業單位公務員的身份從大陸往香港派駐員工.
3.04年,為所有的民營企業,“企業走出去很難,就拿譚魚頭來講,我們到香港加盟90多萬美金,準備期就花了11個月時間.”
4. 參加過對越防御作戰,經歷了老山、者陰山、扣林山等戰役.服役18年,譚長安表示,“那是痛苦的18年,也是很難得的18年.”
5.譚魚頭是四川家走出去的川菜企業,家開始把火鍋經營從半年改為全年的企業,開創了國內餐飲eiPof8vu3ox模式.
封面文章
慶功宴上,財務總監高廷輝醉了,這位成都譚魚頭的多年重臣無限感慨地對老板說,“譚總,又看見前幾年譚魚頭團隊的靈魂了.”
不一會兒,成都譚魚頭集團董事長譚長安看到,高廷輝面帶微笑因醉睡去.
高廷輝負責新加坡亮閣店的籌備.為人謹慎、忠誠、勤懇、有魄力.
2008年7月18日,新加坡亮閣店隆重開張,當日高朋滿座,駐新加坡大使館大使張小康女士、新加坡經濟發展局亞太司長林國強先生及譚魚頭新加坡合作方吳月小姐等108位嘉賓應邀出席.
[譚長安邀請到了駐新加坡大使張小康女士]
早年戎馬生涯18載的譚長安是個爽快人,“很高興的人應該是高總,為了開新店的事,他辛苦工作了一百多天.成都譚魚頭的每位員工也都很高興.”他在許多場合都稱贊高廷輝這員得力干將,畢竟,餐飲企業跨出門口不易.
7月16日至22日的幾天時間里,譚長安在新加坡亮閣店忙前忙后,一來分析店堂的工作流程問題,二來琢磨團隊成員因各自地域文化不同帶來的差異,三來在廚房中幫忙洗碗.
成都譚魚頭食品公司總經理藍序武在跑堂報菜名,財務審計部經理周霞在前臺學習收銀……跟譚長安去新加坡的20個公司經理層員工一點沒閑著,很多人的腳都起泡了.300多平米的店面,每天要吃70桌,總共28張臺子,平均下來每張要翻4次左右.
當地的一般營業時間,從上午10點到晚上凌晨2點,不幾日,廚房的魚頭備貨告缺.新加坡的周五、六、日,供應商不送魚頭.譚長安頻頻向顧客道歉致意.
開業場面不錯,持續不錯.亮閣店位處獅城市中心,附近是進出新加坡必經之地的知名旅游景點“克拉碼頭”. 380平米的店,租金約合每月15萬元人民幣,租期8年.有人預估,該店的每天銷售額約1.3萬元人民幣,才能盈虧持平.
廚師長白天宏已經連續三十天沒有休息了,“譚總,我幾乎要站不起來了.”
譚長安清楚,這位白師傅有胃病,勞動強度大,不能按時吃飯,沒有充分的休息時間,手都在發抖了.不久,從國內新調一位廚師,白天宏回國.
一派欣欣向榮.
獅城攻略
成都譚魚頭集團07年在新加坡注冊成立“新加坡譚魚頭私人有限公司”,與新加坡某娛樂服務行業的老板吳月合資經營,首店運營便是這家亮閣店.據悉,吳月小姐原籍重慶,未婚,33歲,漂亮、能干,能吃苦,時常親自開車接送開業前期早出晚歸的員工,體恤下情可見一斑.
譚長安對吳月贊不絕口,“老板能做到這樣很不容易,她的包容心特別強,能體察、諒解大家.偶爾有合同分歧,也從不指責誰,有時按照程序來溝通.”
關于新加坡亮閣店,究其股本組成與合作模式,譚長安認為自己“很省錢”.由成都譚魚頭集團一律控股,以技術與管理的形式擁有35%的股份,再用現金注資占比16%的股份,合計51%.
一年前,擁有新加坡時間久居住權的吳月在家鄉重慶跟譚長安通上了電話.原來,她吃到了譚魚頭當時在重慶eiPof8vu3ox店的魚頭火鍋,只覺得其味鮮美無窮且撩動游子鄉愁.于是開始聯系,物色店鋪,雙方磋商,啟動籌備……
[譚長安對吳月小姐贊不絕口,“老板能做到這樣很不容易.”]
08年2月,集團財務總監高廷輝只身前往新加坡負責籌備開店,隨后每月回國一周;08年3月,十余人的籌備小組去向高廷輝報到;08年4月,門店裝修工程開建后,成都譚魚頭集團工程部副經理譚文斌臨時抽調至新加坡;08年5月,從香港譚魚頭公司調派了一名采購主管,去新加坡準備新店開業的物資儲備.
譚長安向聯商網編輯表示,作為企業當家人,自己在感到高興之余,更需要理智.他舉例,譬如,語言障礙就是重要一環,在新加坡,他的亮閣店內點菜系統為全英文操作,這不能不讓他有些頭疼,國內的現成班子和員工儲備夠用嗎?
辦理國內派遣員工的“就業準證”是件麻煩事,對每人的學歷、工資都有較高要求,而且新加坡政府對大陸去的人要求尤為嚴格,配額很少.根據企業不同,準則的匹配比例也適用不一,其中有“1:5”的情形——即招聘6名員工時,1名籍員工必須搭配5名新加坡籍員工.
相比,新加坡愿意從事餐飲業的人群普遍年齡較大,平均年齡在三十幾歲.在譚魚頭新加坡亮閣店三四十人的員工團隊里,有10位是人,他們持有兩年限定的旅游簽證.
“新加坡的政務電子化非常成功,許多事情都可以網絡完成,相關辦事人員也很有禮貌,如果接到我們電話的不是有針對性管理權限的人,他會讓那個合適的同事主動給我們打電話;不過,他們對食品進口等執照的審核非常嚴格……”,譚魚頭集團的法務顧問黃薇小姐,具體經辦新加坡店如員工簽證、新加坡當地用工政策解讀、文書對接等事務.
她在新加坡的一個月,不免感受到陌生國度的緊張、新奇,也對這個國土面積僅有699.4平方公里、公民和時間久居民為355.4萬-其中華人占76.7%、高度法治化的充滿感激.
到香港去
“香港現在是‘民不告,官不管’,它的稅務局、衛生署,只要企業不犯錯,沒人投訴,是不會來檢查的;但是只要有投訴,就會馬上來查,投訴越多,相關人員的檢查懲處力度越大,辦事效率很高.”譚長安始終對香港市場青睞有加,截至07年底,譚魚頭在港三店銷售額達1億元.
而03年3月創辦香港譚魚頭控股公司,陸續開出灣仔、旺角、尖沙咀等三家eiPof8vu3ox分店之前,譚長安苦苦摸索,幾經周折.
98年,他就想進軍香港,可是去香港談何容易?于是想到了深圳,思量深圳是香港的橋頭堡,譚魚頭的店就開到了深圳頤景路,與香港隔江相望.
2000年,經由一位香港當地演藝界的朋友引導,他去了一趟香港,同時想好了開店的計劃.一天晚上,謝賢、陳百強等許多香港演藝界名流在香港皇朝大酒店聚集一堂,那位朋友特意安排譚長安燒制譚魚頭的當家菜,當場反響轟動.
皇朝大酒店的老板隨后希望引進譚魚頭,與譚長安合資聯營.譚長安不干,他準備自己開出譚魚頭形象店.
譚長安認定,從就餐環境和形勢來看,香港可以從早上7點吃到半夜2點,想吃什么隨時可以.它的氣候、經濟、人流均有相對優勢,內地市場無法比擬.
02年底到03年初,譚魚頭在香港物色店址,不斷洽談期間碰上了SARS,一時間人心惶惶,也耽擱了至少半年,不過譚長安沒有放棄,他只是覺得,SARS畢竟是暫時的,譚魚頭的店一定要開起來.
當時還沒有民營企業到海外發展的先例,譚長安去找相關政府部門審批,連成都市外經委都不知道怎么辦,不收;后來又去跑商務部,要商務部的批文,人員才能獲準入港.不愿走地下路線,后來向商務部馬副部長求助,要求政府提供一個民營企業走出去的正規渠道.
03年7月19號,譚魚頭香港灣仔店隆重開張.香港加盟觀光署署長和其他政府人員,及四川、成都兩級政府的駐港辦事處又幫了他一把,譚魚頭香港店員工全部以事業單位公務員的身份從大陸派駐香港,當時借用的是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國企員工的名義.
從那以后,譚長安就準備做好香港市場,并以此為跳板,由譚魚頭集團直屬香港公司來發展和掌控所有未來的海外市場.
他有一個樸素而偉大的夢想,凡有需求的地方,都要開出譚魚頭店,對海外市場亦是早有打算.從02年開始,考察了韓國、澳大利亞、泰國等地,暫未合適.
02年底,譚魚頭開始發展臺灣市場,不過這一次,只能收加盟費了.
在當時,大陸商人去臺灣發展的大阻礙無疑是政治問題,譚長安便以去當地高校授課的方式去臺灣,一邊上課,一邊談生意,這是03年的時候.以文化交流的名義來去兩岸,臺灣加盟店開張了.
今非昔比.08年1月在澳大利亞注冊的譚魚頭公司,目前已進入選址階段.譚長安預期公司兩年后的海外發展成果是開遍東南亞,包括英國、美國等先進發達,至少要開出10~15家國外門店.
18年兵 四次仗
如今的譚長安總是行色匆匆,08年7月底某日當晚,在接受聯商網編輯專訪時,他還見了三撥客人,其中一撥是四川省公安廳某副廳長一行,他們是親愛的老戰友.
當兵,參加過對越防御作戰,老山、者陰山、扣林山等戰役.譚長安動情地回憶當年,“那是痛苦的18年,也是很難得的18年.”
為什么當了這么多年的兵?竟是當年在部隊很調皮,每年要打一兩次架,雖然工作很好卻總被打架的處分抹煞.
他就很生氣,想不干了,領導也批準他退伍了.到了云南軍區,里面的軍政科長虎虎生威喊:“譚長安你干什么?”
他說,:我退伍了,都批準了.”
軍政科長訓,“誰批準你退伍?!”
他扭了一下脖子,毫不示弱,“我把車票都買好了,通知我父母到車站接我.”
軍政科長打了一通電話,說,不準走,譚長安只好留下.
他的同班戰友在身邊的戰場上被炸死,那一年,他們都才17歲;
譚長安剛去云南參軍的時候,身高只有1.55米,體重40公斤,很不起眼的一個小個子,身子單薄,每天操練.有一次,連隊修豬圈,他被安排跟一個1.8米的山東戰友搭檔抬石子,因為身高相差太大,兩人一開抬,“嘩啦”石子就滑到了他那邊,不過部隊里長官的話就是命令,他抬不起也要抬,哭也沒用.那幾天夜里,他經常躲到被窩里面哭.
在“老山”打仗的時候,突然某一夜,譚長安發高燒,睡在帳篷里.當時的帳篷外有四個荷槍實彈的崗哨,因為旁邊一個獨立營的營長被越南突擊隊殺死了.他的心情高度緊張,就從鋪子上摔到了地上,也沒吃藥,出了一身汗居然就好了.
還有一次,譚長安和一些戰友在某山頭,不知道山下有他們的炮陣.有一天,他們在睡午覺,突然聽到猛攻的炮聲,他穿著短褲就鉆進了“貓耳洞”,后來覺得不對,怎么沒動靜了?下面的戰士笑他們跑得速度太快,其實是他們自己的炮兵在放炮.
84年打完老山戰役,云南軍區從每個邊防分區選調一個人去昆明學習計算機,譚長安被選上了,85年開始學,86年開始搞網絡.86年原本要提干了,碰上成都軍區和昆明軍區合并,昆明軍區說話不算數了.四個一起參加委派計算機培訓的戰士,提干落空,譚長安一生氣就不想繼續當兵了,不過等回到部隊,發現被轉成職業兵了,這一來又不能走了.
87年,他被調到五云山分區當教員,教機關的參謀和科長們計算機知識.
等到90年,仗也打完了.譚長安被調回成都,當了一個軍區招待所的所長秘書.從那時開始,他算是和餐飲、酒店搭上邊了.首先,有機會和外界接觸,其次也能學點酒店管理的知識,一干就是七年.
該轉業了,被分配到四川航空公司.不到一個星期,開始每天拿著大哥大,開著私家車去上班了,整個公司只有總經理藍新國和他有私家車.因為,96年底,他的譚魚頭成都市百花潭店已經開張了,兄弟姐妹們在張羅.
2002年,譚長安與藍新國同時當選“四川十大財經風云人物”,他和藍新國談笑風生,“藍總,我原來還是你的兵呢!”
一鍋紅艷,煮沸人間
目前,譚魚頭在全國共有一百多家店,其中直營店28家,占總銷售額的50%以上,其余為加盟和特許店.2007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
98年6月18號,作為商品貿易尚未較好流通的那個年代,每個地域的飲食習慣和文化都很局限,譚魚頭是四川家走出去的川菜企業.一般人都沒有習慣吃火鍋,也都只在冬天賣,等于只做半年,他開始做全年.
譚長安在北京帶著30個人,東直門外開店,身兼店長、總經理,住在招待所約兩月,生意活了.那一年,除北京外,在石家莊、太原、合肥等地各開出一家.從此開創了餐飲新模式,餐飲也能做eiPof8vu3ox.相關資料顯示,譚魚頭eiPof8vu3ox模式的創立,帶頭北京全聚德半年以上,為一家.
他原本打算規劃,戰略戰術,鞏固北方市場,再開拓南方市場.包抄到西南,再開始加大宣傳.結果,去北京發展不到一年,《華西都市報》的記者陳堅就到北京來暗訪了,回到成都后做了題為“譚魚頭不錯京城”的新聞報道,四川的所有餐飲企業一下子就醒悟了,開始紛紛外出開店,把川菜推向了高潮.譚魚頭也一舉成名.
03、04年采用“大店”戰略,隨后05、06開始收縮戰線和調整大店為標準店.期間,北京亞運村的一家面積上萬平米的譚魚頭店,因周邊場地建設等客觀因素影響而經營不善并后來關門歇業.
07年,蛻變.08年,蛻變,發展.
作為一家民營餐飲企業,似乎不可避免的,企業內部粗放式經營的痕跡隨處可見,甚至有些擁擠的集團總部辦公室和所在大廈的陳舊電梯讓筆者頗感驚訝,走廊上掛滿了譚長安與一些政界名流的合影,員工們數小時內極少抬頭.某女性公司中層干部向聯商網編輯表示,老板文化就是企業文化,我們聽他的……
[譚長安與聯商網副主編林國童在成都譚魚頭貴賓廳里談笑風生]
我感覺得到,她是憋著一口氣說的.無論是為應對媒體采訪,還是弘揚老板文化,這樣的員工總是能表現得恰如其分,她適合這樣的企業.
譚魚頭企業是譚長安的事業、心血,“一鍋紅艷,煮沸人間”的廣告語也渲染著他的熱抱負.一個經歷生死考驗的軍人,一個成功的民營企業家,一個略帶憂慮卻雄心勃勃的男人,他注定和致力于要成為譚魚頭的開拓者,而不僅僅是公司老板.
03年大肆宣揚企業將于05年上市的譚長安謹慎了許多,08年7月的這次面訪,他匆忙應答,有些躲閃,“現在還不能談這個問題,還在準備中,要低調點,有消息會時間通知你們聯商網.”采訪結束時,他從包里掏出一份幾十頁的商業計劃書,說,晚上還得看,得凌晨兩點半才能睡吧.
譚長安:餓出來的“譚魚頭”
譚魚頭加盟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