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求變不斷創立 解讀江蘇晨光涂料的創業經
上世紀八十年代前后,武進迎來了優先波創業潮。那時剛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一些人利用手頭有限的資金做起了小生意,很快便發家致富。這些人大多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膽子大,腦子活,但知識水平有限,當時被人戲稱為是“暴發戶”。
如今,風風雨雨三十年過去了,能堅持走到現在的,都是經過時代驗證的強者,他們要么堅持誠信經營,要么善于抓住機遇,要么堅持改革創立,總之,他們身上都有講不完的創業故事。江蘇晨光涂料有限公司董事長繆國元就是其中一位。
東拼西湊開始創業貸不到款步履維艱
現在的江蘇晨光涂料有限公司資產早就過億,但是89年繆國元開始創業的時候啟動資金只有十二萬元,這個還是東拼西湊和親戚朋友們接來的。“那時候資金少,花錢的地方多,人才引進,產品開發,購買設備,建立銷售渠道,這些都要花錢。”繆國元回憶說,當時萬元戶還是一個新概念,十二萬塊錢的確是一筆巨款,但是拿來辦企業確實杯水車薪,不久就都用完了。
“當時的企業剛剛起步,銀行看不起你,根本不可能貸到款。”就這樣,草創初期的晨光涂料一直負債經營。“當時窮到什么地步,2000塊錢買原料都要借。跟銀行說是家里買豬婆,辦的農貸,實在是沒錢啊。”直到1993年,當時的武進縣領導到晨光涂料蹲點考察后,用干部的集資款才幫助晨光緩了過來。
果斷叫停暢銷產品主動開始轉型升級
“到94年的時候,緩過勁兒來的晨光就開始有自己的定位了。我們當時決定要做廣告,創品牌,引進人才,開發新產品。”談到94年的時候,繆國元不無感慨的說這是晨光涂料的標志性年份,正是在這一年,晨光涂料實現了自己的轉型。
很多企業的轉型都是被動的,但是晨光在94年的這次轉型卻完完全全的一種主動求變。當時的晨光開發了一個內墻涂料買的非常不錯,三天兩頭斷銷,經銷商上門提貨都需要跟供銷科長開后門。但是就是這么一個熱賣產品卻被繆國元果斷的停掉了。因為繆國元自己心里清楚,那個產品雖然銷量好,但是內在品質卻很差。“外行人看不出來,但是我們自己心里知道。含甲醛,會沉淀,時間長了發脹變質。銷路好,品質差,這樣的東西賣的越多,影響越差。”
一開始供銷科長跟繆國元大吵了一架,但是到了后來卻不得不佩服繆國元有遠見了。“要是我們真的繼續那么做了,那我們也早就關門了。我轉型的早,扭過頭來我們一早就占領了外墻涂料的市場了。好多當時比我們做的大的企業都關門了。”
引進高端人才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
在穩定下來之后的晨光涂料開始考慮如何進一步發展規劃了。繆國元覺得涂料行業難度小,不易做大,只有走高端走差異化的路線才可能繼續做大做強。“98年我們決定引進高端人才,以年薪35萬的條件請來了航天科技集團的一位退休。”35萬的年薪在當時是一個天文數字般薪金水平,當時的大隊干部年薪沒有上萬的。
但是老來了之后就給企業帶來了新的變化,開發出了一款涂料,這種涂料后來被稱為是涂料一枝獨秀,在當時的價格就賣到了125塊錢一公斤。“好多人都問我同樣的一個問題,這種涂料好是好,但是價格太貴,誰會買呢?我說等到有人要了再來開發那就來不及了。我當時準備拿出五年的時間來培育市場。”
但是不到五年,這款涂料就開始暢銷了。由于這款涂料耐久、延緩老化、防腐蝕、能夠自我清潔等諸多優點,被許多單位看上了。“也正好趕上了那時候整個開始搞建筑,當時常州市的街道改造,和新建的大企業全都用的我的這款涂料。后來的BRT建設也是用的我的涂料。因為別人不會做,也學不來。”
嘗到甜頭的繆國元進一步加快了技術自主研發平臺的建設,05年開始先后組建了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工程技術中心。這個平臺的建立,讓公司的功能性涂料一下子走到行業數一數二的地位。“建筑反射隔熱涂料我們是全國優先,這個是毫無疑問的。我們負責制訂了這種涂料的江蘇省標準和標準。在這個行業贏得了話語權。”
現在的晨光涂料已經沒有了創業一開始的那種生存壓力,但是繆國元卻依舊沒有放松對自己對企業的要求。他說時代不同了,對企業和企業家的要求也不一樣了。那時候只為了生存,現在要擔負起的責任更多了,晨光唯有主動求變,不斷創立才能更好的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