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葉商標之爭 廣州蕉葉被罰3000萬
“蕉葉”是泰國菜的品牌,以經營泰國餐廳為主。一場蕉葉商標之爭引發了上海和廣州兩地訴訟戰,有意思的是,同樣一起商標侵權官司,滬穗兩地法院判決結果卻截然不同。
蕉葉商標之爭 廣州蕉葉被罰3000萬
在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杭州蕉葉起訴廣州蕉葉商標侵權勝訴,廣州蕉葉易地再戰,向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發起確認不侵權的訴訟,結果被廣州法院判決廣州蕉葉商標不侵權。
“廣州天河區法院漏審了重要內容,明顯出于地方保護主義?!焙贾萁度~代理律師周威對本報記者表示。目前,杭州蕉葉不服一審判決結果,已上訴到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不過,原定本月7日的二審優先次開庭臨時改成了庭詢,結果將擇期再審。
蕉葉商標之爭
“蕉葉”是泰國菜的品牌,其歷史起點要追溯到1989年,當時香港人張景輝、康泰旅行社和周潤發的太太一起創辦了香港蕉葉咖喱屋有限公司(下稱“香港蕉葉”)。2000年,香港蕉葉在香港、日本、悉尼、韓國、菲律賓等地成立了多家餐飲分店,引路了當時泰國菜潮流。
張景輝告訴本報記者:“1997年,香港廚師羅定民來到廣州,開始仿冒生意不錯的香港蕉葉餐廳,在廣視賓館一樓開設了家蕉葉風味屋,并于2002年成立廣州蕉葉餐飲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州蕉葉)?!?/p>
張景輝稱,看到內地有人仿冒,他于1999年7月向商標局申請注冊組合商標,這一商標專用權包括蕉葉圖形、漢字“蕉葉”和英文“Banana Leaf”。該申請于2000年10月獲得授權。
2002年10月,廣州蕉葉也經過商標局核準取得了葉子圖形商標注冊證。與香港蕉葉的注冊商標不同的是,廣州蕉葉的商標僅僅是個圖形,沒有其他文字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