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金水”險因兄弟糾紛“縮水”
一個品牌的成長壯大注定不會一帆風順,有名的兒童驅蚊產品“寶寶金水”正是如此,同胞兄弟之間大打知識產權官司。南京中院法官先修復手足情誼,成功地保住了這一。
“寶寶金水”引內患
兒童驅蚊產品“寶寶金水”面世以后,就風波不斷,先是市場上冒出了以“娃娃金水”為代表的五六十種“兄弟姐妹”。生產商南京保健品廠將這些“兄弟姐妹”告上法庭,并取得后來的勝利。但這些僅僅是“外憂”,該企業真正的危機在于:“寶寶金水”的專利持有人和生產商之間的矛盾。他們是一對親兄弟,他們的矛盾幾乎使“寶寶金水”這個品牌價值大大縮水。
幾年前,陳剛發明了一種的兒童驅蚊技術,并將該技術轉讓給南京保健品廠。在此基礎上該保健廠研發出新產品“寶寶金水”,新產品上市后即得到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成為全國知名品牌產品。為適應市場發展,在陳剛的同意下,弟弟陳強于2002年成立了一家化妝品公司,注冊并擁有“寶寶金水”商標,具體操作是,由保健品廠負責生產,由新公司負責監制,在“寶寶金水”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大做強。2007年,“寶寶金水”商標被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認定為。
哥哥把弟弟告上法庭
然而,陳剛在這家公司并沒有股份。在“寶寶金水”被認定為不久,作為技術持有人,陳剛將弟弟陳強告上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認為保健品廠違反合同約定,與化妝品公司一起生產、銷售“寶寶金水”,侵犯了其知識產權,訴請立即停止生產、銷售“寶寶金水”,并賠償損失200余萬元。承辦法官仔細研究了案情,發現如果判決,陳剛將獲勝,這樣他弟弟的公司就不能循環產銷售“寶寶金水”。“寶寶金水”商標也就會因此逐步貶值,判決只能是兩敗俱傷,法官決定調解。
法官從修復親情開始
在調解過程中,法官發現陳家兄弟之間的積怨由來已久,陳剛提起的不只是本案訴訟,還有多起訴訟和仲裁。全面了解積怨后,法官決定以親情入手,修補失去的兄弟情誼。法官先后3次請兄弟倆喝茶,推心置腹,分析利弊,經過一個多月的艱苦談判,陳剛同意將涉案技術秘密以350萬元的價格單獨轉讓給化妝品公司。簽收調解文書之后,兄弟倆的手又緊緊地握在了一起。至此,“寶寶金水”這一得到了保護。
案件點評:不讓知識產權成為訴訟的犧牲品
目前,知識產權的商業價值越來越凸顯,如何保護知識產權,使其轉化為社會生產力,而不讓其成為訴訟的犧牲品,一直受到司法機關的關注。法院作為解決社會矛盾的機構,一方面要讓社會矛盾得到及時化解,另一方面還要提高/增加發明創造作為人類社會財富的價值得到充分實現。本案的調解正是貫徹和體現了這一知識產權司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