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樓客品牌的創立是一群人的逐夢之旅,2008年8月18日,在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區紅星商業街,八樓客飯店掛牌開張成立,這是母曉駒先生開設的家飯店,同時也是出身于廚師的母曉駒先生夢寐以求的事。飯店開業正逢經濟危機,克拉瑪依餐飲生意格外蕭條,行業遭遇重創,剛開張不久的八樓客生意平平。廚師要懂技術,當老板的廚師更得懂產品、懂管理、懂推廣。在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如何開好自己的飯店,考驗著生平次當老板的母曉駒先生。“一個好廚師未必能經營好一個飯店,但一個好飯店一定離不開一個好廚師。”母曉駒堅信自己是個好廚師,他下定決心“路要向前走”。母曉駒先生思來想去,決心全面改革,以新的菜品和定位征服餐飲市場,拯救自己的飯店,他下定決心,開發一道能撬動市場的獨特菜品。母曉駒想到了自己為熟悉,接觸多的東西——豬蹄。
豬蹄在川菜中運用廣泛,鹵、燉、烤、燒都可以制作出味美絕倫的豬蹄。川菜作為全國八大菜系之一,在全國的推廣度很高,作為大眾菜、家常菜來推廣并不困難,做好了一定受歡迎,母曉駒于是把希望寄托在了豬蹄上。憑借多年的廚師技術和經驗,母曉駒開始了豬蹄菜品的研制開發。每天的工作就是琢磨豬蹄,在加工豬蹄的技術上開動腦經,不斷反復,不斷改進。為了掌握手資料,母曉駒邀請朋友、鄰居為其品鑒,的要求是,拿出品嘗后的真實感受和建議。一次次加工、一次次嘗試、一次次改進,日復一日,經過180余天的研制加工,色澤金黃、味道鮮美,香而不膩的特色豬蹄終于開發出來,豬蹄的色、香、味、型等特點得到了提高/增加。
要想成為一道具有特色的菜品,需要得到市場和消費者的認可。八樓客飯店推出的豬蹄一經亮相,立刻受到了消費市場的廣泛關注。飯店生意越來越來好,豬蹄銷量成倍增長。然而此時,八樓客飯店卻迎來了幸福的煩惱。受加工條件限制,豬蹄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因顧客眾多,排隊就餐造成飯店擁堵,長時間的等待,使得顧客的情緒變得急躁,為了能爭先吃到豬蹄,爭奪座位甚至拳腳相加。
為滿足每位光臨飯店的顧客能吃上新鮮、味美的豬蹄,飯店制定了不打包外賣的規定并嚴格執行。此消息一出,立刻引起克拉瑪依全市廣大消費者的熱議,在餐飲行業引起軒然大波。“吃飯不讓打包!”成了消費者、餐飲行業、媒體廣泛討論的話題,這為八樓客的品牌推廣間接起到了宣傳作用。在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八樓客在克拉瑪依形成一股消費潮流,這在克拉瑪依餐飲歷史上極為罕見。一段時間內,一股豬蹄流行風在克拉瑪依刮了起來,從大酒店到小飯店,各類各色豬蹄粉墨登場,豬蹄,在克拉瑪依從未受到如此關注。在市場一擁而上的同時,母曉駒開始思索著長遠發展大計,除了穩定的烹飪技術和過硬的菜品質量,八樓客更需要影響救援的品牌。母曉駒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隨即啟動了八樓客的品牌發展戰略。2009年,八樓客商標正式注冊,此后,“啃蹄花”成功注冊,“八樓客啃蹄花”沿用至今。現在豬蹄在克拉瑪依已經具有特殊的符號和消費意義,它不斷走上克拉瑪依旅游節、美食節的臺前,如今,它已成為世界石油城——克拉瑪依家喻戶曉的一道名菜。目前,伴隨著八樓客品牌影響力的擴大,八樓客品牌之路已走向全疆,布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