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消費品牌“吃個湯”項目為深圳市等候科技有限公司,等候科技旗下,在國內湯品牌的概念,在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創造了一個新的“湯品類”行業,并成為了湯品類行業的企業。
“吃個湯”主打以椰子為主的湯品,這樣一款以“湯”為主題的品牌,在今年的6月完成了3000萬元人民幣A輪融資,融資完成后,“吃個湯”估值為1.3億元。 據有關資料顯示,60%的中庭每天都要喝湯,我國每天大概要消耗掉5億碗湯,一年接近2000億碗湯。而具體到深圳,有吃湯習慣的人群800萬。也就是說,湯品市場需求成熟且規模巨大,擁有數千億的市場容量!
“吃個湯”充分結合互聯網模式,線上線下完成湯品的銷售。初期以大眾湯品“吃個湯”切入市場,繼而用戶特性,推出高附加值的“湯師傅”、“湯管家”等產品,應和消費升級大背景下的用戶個性化需求,完成整個湯品類的布局。
吃個湯來自深圳,成立大概兩年時間。創始人詹楚烽14歲開始做粵菜廚師,15歲掌勺。此后曾多次創業,并擔任過供應鏈咨詢公司的高管。創立吃個湯,在詹楚烽看來,一方面是滿足現代人健康飲食的需求,一方面也是做傳統湯文化的傳承者。
吃個湯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前一年半專注外賣市場,外賣建立和用戶的聯系,同時完善產品和供應鏈體系;在第二個階段,開始開拓線下市場,在深圳一共開了 40 多家直營店。這些店被稱為“湯鋪”,其中18家是外賣為主,堂食為輔,15平米左右;其他20多家以堂食為主,外賣為輔,60平米左右。由于目標人群主要是白領,湯鋪的選址主要在白領集中的地方。
吃個湯的核心優勢主要有兩點,一是供應鏈,二是產品研發。 首先看供應鏈,吃個湯的主要食材采用產地直供的方式。比如雞湯,市面上大部分雞生長周期是九十九天,吃個湯則和兩個農場簽訂協議,要求雞必須養足120-150天,并且必須是走地雞。還比如他們的招牌“原只椰子”系列,使用的是原產地兩斤以上的老椰子。湯品在廚房制作完成后,全程采用熱鏈(超過8小時則報損)運輸到各個門店,這是為了提高/增加湯的口感,避免二次加熱。
目前吃個湯每天能賣出6000份湯,線上和線下的比利是6:4,月流水數百萬元。“吃個湯”已于2017年6月完成3000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五岳天下加盟。本輪融資完成后,吃個湯估值為1.3億元。在此之前,吃個湯曾獲得泰鯨加盟、華友生活、摯金資本、以正資本等機構的種子和天使輪融資,這也是其加盟優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