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入侵四川 拉法基主場危局
預期地震致億噸水泥需求 將改變四川水泥競爭格局
盡管汶川地震災后重建尚未大規模展開,但是一個多月后,以路橋、房屋修復為主的建設將帶來水泥需求高峰已是板上釘釘。
按照評估公司AIR Worldwide的推算,中短期內,此次地震將直接帶來逾1億噸的水泥需求。而國都證券水泥行業分析師馬琳娜坦言,“四川周邊水泥上市公司的產能,在今后的三年內將地釋放,四川水泥市場的封閉式格局將從此被打開”。
而事實上,各大水泥巨頭覬覦四川已然劍拔弩張。主場就在四川的世界優先大水泥生產企業拉法基面臨的并非只是本土水泥老大海螺的宣戰,包括建材、華新水泥等國內水泥巨頭也已向其出招。
地震擴增逾億噸水泥需求
汶川地震建筑損毀以及災區重建備受關注。
雖然完整的官方數據尚未出來,但根據AIR Worldwide推算,地震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將超過200億美元,地震已造成房屋倒塌312.8萬間,房屋損壞1560.9萬間。
據此,國都證券水泥行業分析師馬琳娜預計,其中受損建筑物和公路的總值將占到總損失的50%以上,在中短期內將直接帶來逾1億噸的水泥需求。雖然災后一個月內,受災地區對水泥的需求受到抑制,但是一兩個月后,重建逐步展開,供需將陡然改變,水泥需求高峰也將接踵而至。
“由于四川的特殊情況,僅僅依靠四川本土的水泥公司,遠遠滿足不了災后重建的需要。”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說。
他的觀點基于一個事實――四川地質構造復雜,多山的地理環境給交通帶來極大的不便,四川地區的水泥供應全部為本地生產。
據國金證券水泥行業分析師賀國文提供的一組數據:截至2007年底,四川水泥的總體產能為7900萬噸,其中新型干法產能是2100萬噸,濕法窯600萬噸,立窯和其他落后窯大約5200萬噸。從2007年6214萬噸的產量中看,新型干法的水泥大約1600萬噸,占比只有25%,新型干法水泥比例遠低于全國。
而由于當地的新型干法水泥比例不高,淘汰落后產能,進而影響供需格局,則成為主導四川水泥競爭格局的第二大主要因素。假定“十一五”末新型干法水泥的產銷量比重為55%,低于全國平均70%的目標,則尚有1700萬噸淘汰量。
成都市政府去年做出決定,當年年內關閉40余家立窯企業,成都市水泥價格在2007年的12月發生暴漲,一個月的時間,暴漲到了623元/噸,漲幅高達50.8%。“這使原本供求就難以平衡的成都水泥市場,突然出現了超過500萬噸的需求缺口。”馬琳娜介紹。
而地震加劇了供需矛盾。“四川境內的大型水泥企業,如雙馬水泥、亞東水泥和德陽利森,其生產方面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而都江堰拉法基目前已經停止生產。”四川省水泥協會秘書長楊渝蓉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說,“完全恢復起碼也得一兩個月左右。”
“這些天一直在忙著進行災后評估,目前還沒有進行準確的統計。”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排行靠前透露,“初步估計,我們自己停產的水泥產能將達到300萬噸。”
考慮到災后重建,賀國文預計四川水泥行業未來將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到2010年水泥產銷量將達到1億噸。
海螺水泥入侵四川
“四川水泥以往的主要格局是,以拉法基為主導,臺灣亞泥、四川金頂、峨眉山水泥為輔的競爭態勢。雖然拉法基瑞安目前充其量只占20%的市場份額,即使達到4000萬噸,也不過30%,但是在西南市場還看不到其有直接的對手。”數字水泥網總裁劉作毅分析,“不過,這種格局很快將被打破,拉法基首先將迎來一個強有力的對手,那就是海螺水泥。”
5月16日,海螺水泥發布公告,正式啟動了115億元的再融資計劃。所融部分資金,將投向四川省、重慶市等區域,并分別新建一些水泥生產線。
“四川將是海螺在西南市場里的重中之重。去四川加盟,沒有哪家公司具備海螺的優勢。”國內水泥巨頭海螺水泥副總經理余彪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單獨透露,“在四川,除了我們公告中將在達州上馬3條生產線外,我們在廣元的項目也已基本確定,就等著主管部門的審批文件了,相信不用多久,就會有正式公告出來。”
與建材以兼并重組為主的風格不同,海螺水泥更傾向于新建項目。
“海螺的資金非常充裕。”劉作毅說,“用海螺副總郭景斌的話來說,海螺5年間有再造兩個海螺的資金實力。”
“現在地方政府已經不再是招商引資,而是招商選資。”余彪介紹,“民營企業缺乏資金,外資企業則缺乏政策支持。這樣看來,一切都有利于海螺進入四川。”
余彪透露,海螺水泥已經制定了詳細的入川規劃,除了達州和廣元外,海螺還將在四川其他區域進行加盟,“只是現在時間還不成熟,不方便對外公示”。
建材和華新亦將染指
看中蜀地的其實并非只有海螺水泥,包括建材、華新水泥等競爭對手也將介入這一市場。
建材在四川附近沒有自己的水泥廠,亦未將西南市場納入戰略版圖之內,但是并不愿意放棄災后重建的奇妙機會。建材一位內部人士向《華夏時報》記者透露,“我們可能會充分鼓動祁連山水泥進入四川市場”。
就一個月前,建材閃電襲擊甘肅,10天時間內取代海螺水泥入股了祁連山。
“新建水泥廠從選址到審批、再到建設投產,再快的周期也需要18個月左右。”該人士認為,“建材可能短期內不會直接進入四川市場。當地的水泥生產企業也會很快恢復生產,陜、甘、寧的水泥企業也會利用地緣優勢加緊工作。”
而華新水泥已經將一只腳踏入了蜀地。“四川將是華新下一階段重點發展區域。”華新水泥辦公室一位負責人表示,“華新已經決定在四川優先上馬一條4000t/d的生產線。”
對于海螺等水泥大鱷的介入,原有的西南水泥市場霸主――世界上大的水泥公司拉法基并未懼怕。“讓他們來吧,市場經濟就是需要競爭,我們有充分的準備。”都江堰拉法基水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葛排行靠前在電話中對《華夏時報》記者明確表示,“公司目前還是按照既有的發展戰略在四川發展,沒有新的調整。”
據葛排行靠前介紹,拉法基瑞安在成都都江堰已投產兩條線,正在申報第三條5000t/d生產線,在廣安也有一條1000t/d生產線,同時在收購雙馬后,在北部綿陽和南部宜賓各有一條2500t/d生產線。
雖然有如此之多的競爭對手,但是按照目前的態勢,劉作毅預測,四川區域未來將形成由拉法基和海螺水泥主導的區域競爭格局。
馬琳娜則認為,四川周邊省市水泥企業將逐鹿蜀地。
馬琳娜的觀點基于一個事實――交通運輸部已向四川、陜西、甘肅和重慶等省市發出緊急通知,要求在抗震救災期間,對各地有關方面組織向災區運送抗震搶險救災物資的運輸車輛,一律免繳車輛通行費。
馬琳娜認為,從運費看,從重慶運到成都的水泥運費就高達20優惠/噸,幾乎是2007年上半年成都水泥價格的一半。
不過,四川省水泥協會秘書長楊渝蓉認為,即便有企業所在政府的運費補貼,外地水泥可能仍然難以進入四川,“因為運輸還是非常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