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零售智能貨柜創始人樊偉稱,目前其在貨柜賽道里已經可以批量出貨,在市場上鋪了800多臺柜子,簽訂了三四萬臺的貨柜交付訂單,今年戰略目標出貨2-4萬臺柜子。
相關了解到,其采購方有合格品鋪子、中百、等,品類涉及生鮮水果、標品等,可支持1000多個SKU識別。截止目前,哈哈零售智能貨柜的柜子已產生交易訂單30萬單。
之所以可以快速市場化投放、連續獲得資本支持,主要在于哈哈零售智能貨柜將柜子的成本做到了低于500優惠,這在市場普遍一個無人貨柜1萬元左右的時候,一下子突破了商業化門檻。
在柜子的每一層都放置一個攝像,通常是4個,每個攝像幾十塊錢,柜子里有4G模塊跟云端服務器連接。用戶掃碼開門,攝像自動拍照識別柜子里所有庫存商品,關門后攝像再自動拍照一次識別剩余商品,前后商品數量做減法,判斷用戶拿走了什么商品。
這個方案聽上去在所有智能貨柜技術方案中是很簡單而實用的,相比于動態視覺識別不需要特別復雜高門檻的視覺識別算法,不需要昂貴的本地服務器。相比于RFID技術方案也不需要給每個商品貼標簽這樣高運營成本的活兒。
當然,樊偉也承認,如果柜子里的商品出現碰到、互相遮擋疊放情況,攝像也會無法識別。相似的商品,如紅心火龍果和白心火龍果,這種視覺識別難以攻克的問題也還無法解決。但樊偉認為,對無人貨柜來說,這些技術上的難點在實際運營中可以品類差異化選擇和柜子內貨架的機械設計避免。不過有業內人士直言,哈哈零售智能貨柜的技術方案用在無人貨柜上是可行的,但該技術方案難以延伸落地到無人便利店等領域,技術本身的門檻和競爭力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