甏肉米飯是山東省濟寧市的一道傳統名小吃,屬于魯菜系;甏是一種盛放食物的器皿。甏肉顧名思義,用甏盛放烹制的肉。起源于元朝。隨著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南方的大米從水路運往北方。當時的人們把用陶器燉出來的肉和大米飯放在一起吃,別有一番風味。于是就逐步發展為今日的甏肉米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甏肉米飯不斷改進革新,又增加了卷煎、面筋丸子和雞蛋等一系列菜品。在今天,甏肉米飯仍然被極多數濟寧人所喜愛,甏肉米飯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將成為濟寧的小吃。
甏:一種盛放食物的器皿。
甏肉:顧名思義,用甏盛放烹制的肉。甏肉起源,早期追溯于解放前夕,當時經營者以扁擔挑著飯菜走街串巷,一頭挑炭爐,一頭挑飯,甏置于炭爐之上,此法可節約炭火,又使肉吃出一種別樣風味。解放之后,隨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甏漸漸遠離人們生活,被鐵鍋、不銹鋼鍋代替,但甏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甏肉米飯,已經不僅局限在只有甏肉上了,又增添了幾種特別的菜:"面筋肉丸"、"肉卷"、"豆腐塊"、"雞蛋"、"海帶"等等,這既豐富發展了甏肉米飯,又更加適應了現代人的飲食習慣,但其中的 "甏肉"上、"面筋肉丸"、"肉卷"等又是吃甏肉米飯必不可少的佳肴。
"甏肉":大塊是一個顯著特點,肉肥而不膩,口味雖然單純而美不勝收,似乎一種爽直壓過一切花俏的感覺。
"面筋丸子":將面筋將肉緊緊包住,純手工制作,面筋配合肉給人口感舒適的感覺。肉餡則是精心調制制作而成,自有一番芬芳,是很受歡迎的一道菜。
"卷尖/卷煎":由油豆腐皮卷肉而成,本品除具有口味美,口感好的特點外,營養價值也很豐富。
另外,還有"雞蛋","豆腐絲","豆腐塊","獅子頭"等,這些菜都放在盛有煮甏肉的老湯里面加熱,之間互相影響,相輔相成自形成一種與分別吃大不一樣的獨特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