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塔膏藥的秘方,至今相傳十四代,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創始人明時通年輕時對醫道頗感興趣,尤其擅長按摩,對中醫經絡理論亦略知一二。當時,村里有一位鰥居老人,懂中醫中藥,晚年家境貧寒。時有助于潤腸通便主動前去照料老人,他看到時通為人厚道善良,臨終前,便把他保存多年的接骨膏秘方傳予時通。老人謝世后,時通不滿足于現有的自有工藝,在原有藥味的基礎上多方拜師求教,大量搜集民間土單驗方,刻苦鉆研,反復試驗,積40年之心血,終于摸索出一個接骨續筋的經驗自有工藝。
傳承發展
由于受封建社會傳統觀念的束縛,此方從一代起,就只傳男,不傳女;只傳長子,不傳次子,有時寧可傳給兒媳婦,也不傳給親閨女。所以,從明時通開始,直至第九代的明永仁,皆為單傳。至民國20年前后,明永仁才將此秘方傳給他的三個兒子明全秀(早逝)、明全富、明全有。從清順治年間明時通始至清末的九代人中,雖已掌握此方,代代相傳,但并不以此為生。凡是本村本鄉的骨傷患者找上門來,就用自己親手熬制的膏藥義務為患者治病。民國初年,熬膏技術和治理技術超過了前幾代人。延津、原陽、封丘、衛輝、彰德等地前來就診者日多。明家從此舍醫不舍藥。新成立后,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明家父子繼承秘方,專攻正骨熬膏技術。1955年成立衛生所,1959年成立聯合診所,1968年成立大隊合作緩解衛生室,后改為黃塔寺正骨專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