鯨饞:外賣必須掌握這個定價竅門!
?現在開餐飲店,缺不了線上平臺,很多老板不會運營這類平臺,銷量一直上不去,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何做外賣平臺!
現在開餐飲店,缺不了線上平臺,很多老板不會運營這類平臺,銷量一直上不去,那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如何做外賣平臺!
1、客戶角度:外賣中高端差距小,客戶對價格的容忍度有限
首先,即使現在整個外賣消費水平在逐漸提高,但和傳統餐飲相比,不同檔次的消費金額差距非常有限,這是外賣行業整體的天花板。
舉個例子,在上海同樣做川菜,中端館子的人均消費在80元左右,中高端的餐廳人均可以達到120到160,高端的人均500、1000也自有其市場生存。餐廳定位每升半個檔位都可以輕易實現客單價翻番。
同樣的消費檔位劃分,在外賣市場卻顯得空間很小。比如做川菜小炒,中端的商家客單價在26~28之間,品質和形象具佳的中高端在40~50之間,高于客單價60以上,即使在一線城市也很難支撐這個價位(個別品類除外)。
這就造成了,商家想要做跟堂食一樣的中高端產品,產品即使沒問題,價格也提不上去。歸根到底就是目前外賣消費的天花板太低。
2、平臺特性:食材成本對前端客單價有杠桿效應
我們一直強調:傳統餐飲和外賣平臺的運營思維不一樣,甚至有些規則跟老餐飲人的思維定式完全相反。
上檔次的餐廳很少打折,因為會影響餐廳的定位和經營。所以,菜單上的價格就是用戶的實付。一般餐廳老板關于菜品定價基本都采取“三倍法”,即:菜品成本乘三倍,再微調的一下就可以了。
而在外賣平臺上,如果你實物實價,沒有滿減活動,很難擁有高曝光高轉化率,結果就是沒有訂單。如果增加了滿減活動,那么就降低了營業額,同時加上平臺扣點,導致很多商家算下來說自己外賣是虧錢的。
控制食材成本和走品質路線如何兼得?
失敗商家想法是:我的原料都好,食材成本高,我就做中高端外賣。我是一個有良心的品質商家。
結果就是,整套菜單定完價,價位直逼高端價位,產品高不成低不就,客戶群定位尷尬。訂單量十以內,差評不斷。
有的商家會想當然地以為,用戶會為你所謂的高品質買單。
而有經營智慧商家,好鋼要用在刀刃上。
用戶看到一個滿屏菜品價格都高,每個菜都有原料產地,羅列了各種介紹的店鋪,會有以下反應:
一是視覺疲勞,用戶沒時間仔細琢磨每個菜品;
二是可信度低,用戶很難相信每個食材都精挑細選;
三是客單價太高,用戶很可能在付款環節退縮。
所謂過猶不及,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提高成本,又突出品質的感覺呢?
1、要點一:聰明地節約成本
同樣的牛肉,黃牛肉和水牛肉的價格差距很大,但一般的烹飪方法后口感差別并沒有那么大,愿意為這個而承擔高溢價的人數不多。再比如米飯,本來定價就低,劣質的米雖然便宜,但是分攤到每份訂單里省下的金額也就幾分錢,同時,碎米、顏色、口感都會影響用戶對店鋪的印象,去省這筆錢就不是明智之舉。
2、要點二:選擇盈余空間高的菜品做引流
做引流產品一定要選擇盈余空間高的,例如做西北菜的商家,用涼皮引流可以把價格打到很低,兼具有吸引力,又不會虧錢。但如果用肉夾饃的話,價格不夠低引流作用不好,價格太低容易造成虧損。
3、要點三,控制成本不如提高客單價
全店選取4~6個特色、主打的菜品,進行作為店鋪的亮點和質感的支撐。不需要每道菜都要介紹,而是普通菜品和重點菜品相穿插,一般是葷菜,主菜。
讓用戶每單只有一個重點菜品。整單金額可能提高3~5元,在用戶接受的范圍內,不會影響下單轉化率,同時還提高客戶對店鋪的印象。

鯨饞鮑汁燜雞為什么這么火?

解析開鯨饞鮑汁燜雞的優勢

鯨饞鮑汁燜雞加盟前景如何?

鯨饞鮑汁燜雞加盟怎么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