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屋全場所”空氣凈化應選擇量子光催化涂層
量子光催化涂層技術對可見光下甲醛除去作用達到24小時94.6%;甲醛凈化持續性達到5d,84.2%;可見光下TV+OC除去作用達到24小時90.5%;PM2.5除去率達到43.7%,PM2.5除去率達到34.8%;滅菌性能優越,例如大腸埃希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達到100.0%除去。
當清明節撞上梅雨季,除了江浙滬喜提種太陽熱搜,還有不少家庭深受室內惡劣空氣荼毒。從室內空氣凈化技術來看,其克星——量子光催化涂層技術顯著具有成本低、效率高、壽命長、安全綠色環保等天生優勢。
現有技術的局限
目前常用的室內空氣凈化技術有很多種,包括空氣凈化器、活性炭吸附、臭氧、除去劑等,也有光催化(光觸媒)技術(詳見下表)
凈化方法 | 原理 | 優點 | 缺點 |
通風 | 讓室內外空氣對流,達到氣體交換作用 | 速度快 通用 對間斷污染效率高 | 引入室外污染物 冷熱交換浪費能源; 受氣候和建筑物影響大; 無法對抗持續污染; 窗臺以下部位,會有死角 |
空氣凈化器(含新風系統) | 濾網對空氣進行 | 篩分、攔截 | 遠程凈化,會有處理死角; 僅對固體顆粒物; 一次購置成本高,漶網更換成本高 能源消耗大; 電磁輻射、噪音污染、安全隱患 |
活性炭 | 多孔結構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積, 使其達到吸附雜質的目的 | 易用 成本低 | 易飽和 過程可逆 |
負離子 | 氣體分子電離,產生正負離子 | 空氣維生素 | 非除去有害物質 |
熏蒸 | 加熱水或治理液, 形成100℃以上的高溫蒸汽進行噴掃處理 | 清潔除污 殺菌消毒 除味 | 容易損傷家具 |
除去劑 | 與污染物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穩定無毒的化合物 | 有針對性的治理廉價、易用 | 治理作用短暫 |
臭氧 (或其它定期消毒殺菌劑) | 強氧化劑, 可直接作 | 殺菌消毒 | 對人體有害 治理作用短暫 |
生物酶 | 在微生物和生物酶的雙重作用下,分解有機化合物 | 迭擇性強 無污染 | 容易失去活性 分解不徹底 治理作用短暫 |
光催化(光觸媒) | 紫外光的作用下,產生光催化降解功能:具備除凈化空氣、除臭、滅菌等功能。 | 能地降解空氣中有毒有害氣體;能殺滅多種細菌,病毒等 | 不能成膜,壽命有限; 紫外光響應,粒徑大,室外光催化作用一般,室內光催化作用不明顯。 |
總的來看,這些技術的局限性大:
1、效用靶向單一。例如,新風系統、空氣凈化器等為遠程凈化,僅對固體顆粒物,同時遠程凈化,還會有凈化死角。其負離子為非除去有害物質,僅起凝聚沉降除塵作用。
2、維護和使用成本高。例如,新風系統、空氣凈化器等一次購置成本高,漶網更換成本高,能源消耗大。
3、使用壽命短。例如,除去劑、臭氧(或其它定期消毒殺菌劑)、生物酶、光觸媒等都只能做到短期。
4、應用場地局限。例如,空氣凈化器、新風系統、負離子等機動性差,很難做到無障礙不間斷運行。
5、施工和設計復雜,維護不方便,耗材及能源消耗大。例如,新風系統、空氣凈化器等。
6、二次污染。例如,新風系統、空氣凈化器等會有電磁輻射、噪音污染、二次污染、安全隱患等。活性炭、除去劑等會有二次污染。負離子等會造成重離子污染等。
我們技術的優勢
量子光催化涂層技術是新的光催化技術。光催化技術來源于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光電效應方程,并在1972年為日本科學家藤島昭發明為光催化環境技術,在日本建筑外立面、高速公路路面等得到廣泛應用。
量子光催化涂層技術在日本技術基礎上實現了創立突破,為我國自主研發、目前國際處于較高地位的技術。量子光催化涂層技術基本原理是將粒徑5~10納米的量子點二氧化鈦核心材料,涂布于基材表面,產生包括可見光在內的多光譜響應,量子點二氧化鈦核心材料光照后會產生光生電子與光生空穴,它們與空氣中的氧氣、水分子結合后生成如超氧離子、羥基自由基等活性氧化物質,起到分解有機污染物質、滅菌除臭作用。
量子光催化涂層
VS
一般光催化材料
1
普通光催化材料只能吸收紫外光的能量進行環境凈化,而量子光催化材料可以吸收除紫外線以外的可見光、甚至部分近紅外光進行催化凈化。因此,產品可利用射入室內的太陽光、室內照明燈光等來凈化室內空氣,廣譜殺菌消毒。
2
由于量子點光催化核心材料顆粒小,降低了電子空穴復合幾率、提高了吸光性能,比表面積大,吸附能力強,更容易捕獲空氣中的污染物,使量子光催化涂層的光催化效率和普通光觸媒比提高了100多倍。
不是所有的光催化材料都叫量子光催化涂層
測試結果表明,量子光催化涂層技術對可見光下甲醛除去作用達到24小時94.6%25;甲醛凈化持續性達到5d,84.2%25;可見光下TV+OC除去作用達到24小時90.5%25;PM2.5除去率達到43.7%25,PM2.5除去率達到34.8%25;滅菌性能優越,例如大腸埃希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均達到100.0%2525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