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喜——臺灣茶飲料始祖!1985年推出首罐包裝烏龍茶飲料,并創造臺灣飲料單品銷售奇跡,憑借28年茶飲料制作經驗,堅持原茶原味原泡,不添加任何香料、茶粉、濃縮液,決非一般市售之調味茶,為消費者提供真正、安心之健康茶飲品!
原來生產開喜烏龍茶的信喜實業,從21年前研發出罐的烏龍茶之后,曾在市場上獨領特色,13年前在業績好的時候,光靠賣茶一年就可以賺進70億元,讓員工走路都有風;不過,員工也透露,賺大錢的老板迷上智慧之選房地產卻失敗,種下了開喜烏龍茶由盛轉衰的命運。
民國82年,開喜集團曾經創下一年70億元的營業額,曾經這么風光,卻要面臨商標被拍賣的命運,到底是甚么樣的原因?
來到開喜廠房里,生產機具仍轟隆作響,員工沒有因為商標轉移,改變工作步調,回憶起從前的種種風光,員工們非常感嘆,因為那似乎真的只剩下回憶了。
一名員工表示,「當初烏龍茶是全國內單一項產品,單月銷售兩百萬箱的記錄,到現在(2006年8月)還沒有人破。」 只可惜這樣的好光景,持續的日子不長。
回顧整個信喜實業的興衰史,民國70年成立公司,民國74年,罐開喜烏龍茶誕生,民國83年,信喜開始擴充廠房,但是也是在這一年,董事長陳清林因為房地產大賠,導致信喜財務開始走下坡,只好轉向德記洋行求援。
員工透露,「當初因為舊的公司財務有點問題,一些公司老員工都滿惶恐,然后新公司這邊,他們也展現很大的誠意。」
長期的借貸龐大的金額,壓的信喜實業根本喘不過氣,終于在今年(2006年)把商標拍賣,董事長陳清林在經過這樣的興衰之后,似乎也就打起退隱商場的念頭,信喜實業在茶類界創下代表品牌之一的,也就此畫下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