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人口味重,喜歡用缽子燉菜,熱氣騰騰又入味,吃起來韻味十足。老常德土缽菜又稱燉缽爐子菜、燉缽菜、 火鍋,是湖南省傳統的名菜,屬于湘菜系。它和北方的涮鍋、四川火鍋、砂鍋同出一脈,它們的共同特點是用火燒鍋,以水(湯)導熱,煮(涮)食物。
“缽子菜”既是一種餐飲方式,又是一種烹調方法。從飲食方式上說,它是將炊、食具合一,讓食者邊煮邊吃,還可以根據食者的嗜好將一些新鮮蔬菜、香菜、面條等下入其中,搭配可多種多樣,而且對小火爐的火力控制也有講究,先用大火燉,后用小火熬,其味先是濃鮮,吃到后來湯汁漸微,只剩一些油汁,這時干香的風味又出來了,真是妙不可言。
常德桃源地處湘北,北方是遼闊的江漢平原,對于北方南下的寒流毫無屏障,可長驅直入,冬春寒冷潮濕,滴水成冰;而又地處洞庭湖區,地勢低洼,夏秋濕熱,炎熱時達38攝氏度以上。老常德土缽菜正好能驅寒去濕,增進食欲。
老常德土缽菜從味覺的感受溫度是70攝氏度左右這點來看,缽子菜滿足了人們的品味要求。制作的原料都取材于本地所產的水鮮、畜禽、時蔬等,原料廣泛且易獲得。所以常德無論城鄉百姓家中都會做,來了客人都要燉幾個缽,否則不成敬意,三朋四友小聚,不燉幾個缽不顯氣氛之熱烈。冬季爐火熊熊,缽內熱氣翻騰、香氣四溢,驅盡了嚴冬的寒氣。就是在烈日炎炎的盛夏,常德人的甑缽爐子照樣燉得熱氣騰騰,食者大汗一出,酣暢淋漓,胃口大開,所以常德人樂此不疲,如癡如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