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后海的羊房胡同里,有家“高等”的菜館,名為厲家菜館。一個除了門牌號外(羊房11號)無任何標志的小院里,“厲家菜”的招牌掛在墻上,題字者是末代皇帝溥儀的弟弟溥杰。美國前財政部長魯賓、英國前首相梅杰等都光臨過這里,金庸、 梅葆玖、成龍等國內名人也曾是厲家菜的座上客。
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內務府大臣厲子嘉后裔的私房菜。厲子嘉是清朝的內務府都統,深受慈禧信任。御膳房每天的菜單都由他審批,慈禧、皇上吃的菜,他都品嘗過。每次看過菜譜,他都牢記在心,回家后一一記下,晚年整理出一套菜譜。“厲家菜”的主人名叫厲善麟,是首都經貿大學的退休教授。
厲家菜館的主人叫厲善麟。他的名片上用繁體字印著:“厲家菜創辦人、顧問、應用數學教授。”之所以寫上“教授”的身份,老人稱是不想讓別人誤以為他“只是個廚師出身”。厲家菜也屬私房菜。在這個小四合院里,初次每天對外只做一桌菜,只供十來個人吃,吃客一律收每位200元,另辟一個偏房,加了兩小桌,但一晚上也多夠二十個人吃。
厲家菜從宮廷膳食出口,厲家傳人經歷了不懈的努力,起先在羊房胡同11號每周開只一桌,且不能點菜,即便是這樣,預訂者也是應接不暇,后來放寬為每周兩座(周六和周日),又改為每天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