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鴨子,源自重慶梁平,三代鹵烤工藝,以干、香、瘦特色聞名,成為重慶一大特產。解放前,張鴨子張興海隨其義父張良俊在萬縣太白巖設店賣燒臘。新成立初期,張興海來到梁山縣(現梁平縣)西中街賣燒臘。他一邊繼承義父的鹵制技術,一邊進行鹵鴨料方及技術的研究。經過反復試制,在1953年7月研制出具有一定特色的鹵烤鴨。
梁平張鴨子是重慶市梁平張鴨子食品有限公司(原名為:重慶市梁平縣大河張鴨子食品有限公司,企業變名時間為2010年5月)的主要產品。鹵制烤鴨產品創始人張老先生憑著幾十年來所積淀的精湛鹵藝,對活鴨選材、鹵料自有工藝、加工方法等數十道工序的反復實踐,終于形成了這一鹵烤制品獨特的地方風味。
在繼承傳統獨特工藝的基礎上,梁平張鴨子以西南農業大學食品科學學院為科技依托,該院院長李洪軍先生、教授尚勇彪先生等多次臨場改良加工工藝,創立傳統生產方式,抓住原料精選,鹵制精工,高溫滅菌,真空包裝等關鍵流程,不斷提高科技含量。
在西南大學食品科學院的指導下,劉昌仁大膽探索鹵制鴨子工藝,使鹵制鴨子藥材達到48味,同時運用現代科技和專用設備,開發出精裝禮盒鴨、精裝禮袋鴨和散裝產品等9個品種的鴨菜品,被工商局注冊為"大河牌"張鴨子和"大河張"鴨子,被中華名吃博覽會組委會評為"中華名吃"和重慶綠色產品博覽會組委會"金獎"等20多項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