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緹式創變——對瑪緹瓷磚為期兩年的觀察
今年6月,“瑪緹瓷磚”將迎來她的2周歲生日。兩年來,我一直密切觀察這個在產能擴張高峰期誕生的品牌。在這個宏觀經濟震蕩、行業內耗加劇的兩年間,瑪緹在各種觀望甚至質疑聲中,后來傳遞出了她的品牌強音――時尚!同時向大家說明了一個事實――瑪緹以其強大的團隊執行力,讓眾多經銷商開始革新,從傳統陶瓷營銷思維中尋求品牌建設的新突破。
“他們說,瑪緹可能是陶瓷行業一個好品牌!”,業內對瑪緹瓷磚的質疑和圍觀,普遍源于這條瑪緹初創期的創意廣告語。隨后,瑪緹再度推出一系列令業界熱議的廣告文案――“老板,我要走了。不是錢的問題,因為我愛上了瑪緹!”、“沒有夢想的人是可恥的!”
可以說,這些廣告文案的推出,讓很多人感到糾結――認同卻不愿贊同,模仿又無法持續原創。當然,“瑪緹式”傳播更多的是讓我們刮目相看,令業界對瑪緹品牌進一步關注。
若僅僅是傳播作秀,瑪緹絕不會在后金融危機時代與房地產經濟下行期,還這么帶勁地“得瑟”、“折騰”著。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3月24日,瑪緹瓷磚全國專賣店突破170家,尤其重慶、成都等地經銷商,更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均擴張了6~7家同城專賣店。
瑪緹的總部,大致是這樣的――辦公區矗立著一排連體酒柜,在這些原本被同行應用于展示區的酒柜里,依次排列著XO、芝華士、馬爹利、人頭馬……一些來自高端夜場和都市樂活族的時尚標志,散發出一種與傳統展廳“格格不入”的氣息;辦公區的乳白色漆面木質隔墻,黑色沙發,橘黃色燈光、翹臂女郎(公仔)……讓新古典裝飾風格詮釋出當今時尚家居真相;一位身著時尚工服的年輕人拿出,將一種叫做金駿眉的紅茶“斤斤計較”地稱重,然后沏一壺春茗,招待來客;小伙子們的尖頭皮鞋錚亮發光,姑娘們的眼影色彩艷麗,源自畫廊的藝術作品支架上,架著形色各異的瓷磚……
時尚,已經成為瑪緹瓷磚的品牌特征。
我原本以為這個以黑色作為專賣店外觀色調的品牌,無非是在做一場概念秀,亦時常懷疑她的時尚到底來自何處?去往何方?而事實上,時尚已經從瑪緹人的工作態度和生活方式開始,不斷灌輸到經銷商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態度,亦落地到產品開發,延伸到空間設計當中。包括瑪緹品牌元素中的內刊《瑪報》、設計師交流酒會、瑪緹人時尚PARTY、八大尚品瓷磚……
瑪緹已經成為“時尚控”。
愛微博,愛PARTY,愛生活,更愛工作和創立。尤其愛上了改變經銷商的傳統工作思路,讓瑪緹的時尚基因從佛山輸出到全國專賣店,輸出到每一個與瑪緹有關的環節。
(瑪緹)這個神秘的“黑衣人”終于幻變為一群“黑衣人”,以170家專賣店的業績,向經濟震蕩、內耗加劇的過去兩年交出了一份具有個性和來之不易的答卷。至于業績,那是一個不能說的秘密,用瑪緹的話說,老板和經銷商明白就夠了。
事實上,我們更應該明白,一個在經濟環境復雜時期、在競爭白熱化行業中誕生的年輕品牌,正在一種專注的工作態度、另類的傳播方式、具有感染力的創立激情,以同樣是瓷磚的載體,改變了自己。亦改變了曾固守傳統思維的經銷商,甚至改變了這個行業普遍雷同的策劃現狀和經營模式。
這就是“瑪緹式”創變。
它不是拿來跟同期誕生的品牌做比較的。它的重要意義在于我們能否專注自己的品牌理想,能否從團隊的每一個人開始改變,并堅持深入、持續擴散到整個瑪緹鏈。如此,往往水到渠成,春花爛漫。
因此,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瑪緹式”方法論,而非成為亦不可能成為瑪緹。

瑪緹瓷磚加盟好嗎

瑪緹瓷磚如何加盟
瑪緹瓷磚演繹時尚魅力
瑪緹瓷磚--陶瓷時尚好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