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苦大學生創業,成功賺到1000萬
3年,對于許多已經工作的大學畢業生來說,可能還沒有賺夠支付買房的首期款。但在讀大學期間曾經窮得要向同學借錢吃飯的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畢業生李漢文,畢業3年,已經擁有1000萬元個人資產以及沒有3家分公司的“易通國際通訊有限公司”。
大一:從窮得借錢吃飯到做兼職一學期賺200優惠
值廣東技術師范學院50周年校慶之際,李漢文應母校之邀,回校講述了自己的創業故事。他奇跡般的創業經歷,已在廣東高校中傳為佳話,讓許多同齡人羨慕不已。
李漢文出生在湛江吳川市長歧鎮蘇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家里有四兄弟姐妹,他是長子,包括爺爺在內,一家七口就擠在一層的土磚房里,全靠父親做點維修小生意,每月有1000多元的實現目標支撐著整個家。每到交學費時,就是李漢文家里艱難的時候,父母不得不到處借錢,甚至向銀行借錢。
李漢文說,自己小學和初中都想過放棄,但父親受過高中教育,很重視子女的學業。為了不讓兒女受村里不良風氣的影響,并且讓他們更有把握考上大學,漢文的父親就把他們都送到鎮里的重點學校讀書,1999年,李漢文考入了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原民族學院)。
拿著向親戚借來的幾千塊錢,李漢文踏人了大學校園。起初他也像其他大學新生一樣,安安分分地上課、去圖書館讀書、參加學生會工作。但很快,經濟的壓力就逼著他要尋求出路。
“雖然每個月家里都寄兩三百塊過來,但總是不夠用,有時不得不向別人借錢吃飯。而且家里老被追債,弟妹也快讀大學了,我也想幫家里減輕負擔。”強烈的自尊心讓李漢文不愿申請助學借錢,于是,他:開始到處找機會做兼職。
派傳單、做社會調查……兼職掙幾十元足以讓李漢文感到非常喜悅,在室友的提議下,李漢文還和室友做起了買賣“IC卡”的生意。室友出本錢他出力,每到自修、吃飯時間,李漢文就厚著臉皮到處敲門找同學賣IC卡。一學期下來賺了200優惠,解決了自己生活費還有錢剩。
努力帶來的收獲讓李漢文的生意觸覺更加敏銳,放假的時候,他又和另一個同鄉組織集體“包車”,與非洲人做“大生意”兩次,“受騙”使他差點放棄。大二上學期,李漢文不再滿足于做零零散散的小兼職,一個留學回國的“兄弟”給他帶來了生意契機。
李漢文的“兄弟”在馬來西亞大使館工作,認識許多非洲人,見李漢文為生活費四處奔波,就提議一起做非洲人的生意,為客人尋找舊電器、電子產品等貨源。
優先個客人要買1000臺空調,李漢文以為接到了大生意,樂壞了,就逃課帶著客人到海印舊貨市場。但客人看過貨后,卻說不買了。“那時我真是頭痛,他怎么就不買呢,后來才知道第二天對方就自己到海印去了。我就和我"兄弟"商量,必須找到他們人貨的地方。”李漢文四處打聽后知道貨源都來自南海大瀝,第二天就馬上買車票到南海。
“哇,那里整個倉庫都是舊空調。”回憶自己的優先次大發現,李漢文興奮得大力地拍了一下椅子:“一談差價,比海印便宜10優惠!我們至少可以每臺賺5優惠!”
有了優先次經驗,第二次帶客人看貨時,李漢文學“精”了,他特意讓老板在另一個隱蔽的地方放了幾十臺空調,又讓的士司機左繞右拐,不能讓客人自己找到。但沒想到,這個客人只要20臺。做成的優先單生意,兩人只賺了50優惠。
考驗接踵而來。第二個客人要買十萬張電腦磁盤,李漢文以為是大客戶,很開心很賣力去做,和電腦城的老板合同都簽好了,但客人卻一去不回頭。“其實他只是在打聽價錢,但我那時看不出來。”李漢文說,客人走了,這邊老板天天催他給錢,甚至找到學校來恐嚇他。看他窮學生一個,才不了了之。
“這件事對我打擊很大,很彷徨,那么辛苦,學習又耽誤了,究竟有無意義?”李漢文說,那時候想過這樣太累,不如不做,回學校讀書算了。
大三:賺到“優先桶金”后
幸好在“兄弟”的鼓勵下,李漢文沒有放棄自己的創業之路。
他們的下一筆生意非常順利,客人談妥條件馬上付錢,讓他去弄60臺某品牌的手機。交易完成后,他們順利賺到了300優惠。“我覺得這筆錢才是我的‘優先桶金’,它給了我信心繼續做下去。”李漢文說,從此他專做手機生意,“兄弟”找了一批客戶,一個月幾筆生意下來,他們就賺了一萬多元,創業之門終于順利打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