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隨當下“食”文化,尋商機
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改善,今天的消費者已不僅僅滿足于吃飽喝足,而是講求科學飲食,追求綠色飲食產品,注重健康健美。如何把握和利用餐飲消費者的時尚心理、時尚意識,并進而推崇時尚餐飲,是小老板在尋找小餐飲店商機的過程中必須關注和思考的。
1.從吃“多”到吃“少”
過去的觀念認為吃得多表示胃口好,身體棒,又可增加營養攝人?,F在大多數人注重健康健美,轉而認為吃少為宜,一般每餐吃八成飽,尤其是更加限制晚餐食量。
2.從吃“紅”到吃“白”
人們往往把豬牛羊肉稱為“紅肉”,家禽肉、海鮮稱為“白肉”。過去以紅肉為主,白肉為輔。但由于紅肉熱量高,含多,不利于健康,所以有逐漸減少紅肉而轉向白肉的趨勢
3.從吃“陸”到吃“?!?/strong>
由于富貴?。ㄐ呐K病、高血壓、糖尿?。┑念l發,使人們從吃陸上食物轉向海產品,尤其是深海產品。
4.從吃“精”到吃“粗”
現代人類講究食物精細化,帶來許多不良后果,所以人們日益轉向吃粗糧和粗加工食品,如當下的糙米、粗面更多地被擺上了餐桌。
5.從吃“家”到吃“野”
環境污染日益嚴重,使人們對食物的選擇更加挑剔,更傾向于產品,如無污染的野果、野菜、野菌,均受青睞。
6.從吃“熟”到吃“生”
據醫學家介紹,吃熟食后細胞死亡加快,使機體免疫系統破壞,而吃生食可使白細胞處于正常狀態,增強免疫功能。
7.從吃“死”到吃“活”
人們普遍認為吃活物營養更豐富,味道也更鮮美,如日本人就把生魚片當成美味佳肴,尼日利亞的一些部族愛吃生牛肉。一些歐美人又興起吃活禽,即使烹調,也要現殺現吃。
8.從吃“瓤”到吃“皮”
人們認為某些食物的皮也有豐富營養,而且有特殊緩解作用。過去吃蘋果、梨、桃都先去皮,現在又改變了吃法,往往是洗凈后連皮吃。
9.從吃“肉”到吃“蟲”
把昆蟲當美味早已有之,當今更流行,并把它當成健康食品。有人大致估算過,全球有五百多種昆蟲已被列入了食譜。
10.從吃“寶”到吃“廢”
日本人興起在飲茶后也吃剩茶葉,據說它有營養和緩解作用,有利于清潔口腔和明日,防范齲齒和便秘,有助于消化和有助于調節體脂。
由此可見,科學、健康、綠色、原始就是餐飲的時尚潮流。作為,小餐飲店,一定要抓住這股潮流,結合自身的靈動優勢,及時快捷地為顧客奉上各種時尚健康的餐飲產品。靖江的陳士榮這樣去做了,并且獲得了成功。
蟹黃湯包在江蘇靖江已有200多年歷史,而陳士榮做湯包不過6年,卻已經成為靖江湯包界數一數二的領軍人物。老陳的包子一籠有6個,每籠很高5優惠,從早到晚來吃的人絡繹不絕。一個包子八九元錢,在我們看來,有點貴得離譜,可在當地,大家一點也不覺得貴。原因就在于這不是一般的包子。蟹黃湯包是全國六大名包之一,與其他包子不同的是皮薄、湯餡汁多。其他包子都是固體,拿到就可以吃,這種包子要把湯喝掉以后再吃皮。由于味道獨特,產品時尚健康,在他這里,一天五六百籠是一律不夠賣的。
對于傳統餐飲產品而言,口味的維護與創立一樣重要。很多人都認為現在的蟹黃湯包沒有以前的好吃,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蟹肉的鮮度不夠現代都市人追求健康衛生的消費標準,厭煩機械化的流水線產品,急切地要得到遵循傳統、追求原始清新口味的感覺,陳士榮就迎合人們的要求,不惜提高成本,采用新鮮的野蟹肉做餡料,并采用人工加工青菜。不管這些做法是否有噱頭的成分,人們得到的是其中所傳遞出的信息:這種產品晶質高、質量好、健康時尚。
素食店、粗糧館,這些時尚小餐飲店的出現和蒸蒸日上的發展,已經為苦苦尋覓商機的餐飲小老板提供了合格的說明和借鑒??v觀人類自身和飲食文化發展的歷史,追求質樸、原始是人性向自然的一種回歸,也將會是永恒的時尚主題。小老板絕不能再對此視而不見,務必立刻著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