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企業,做“大產業鏈”中的一環更有必要
企業在其創業的初級階段,規模肯定不會有多大。但是企業規模小并不意味著不能產生規模經濟和效應。浙江企業區域的專業化市場,小企業實現了生產鏈接,獲得了外部規模經濟;或者專業化協作進入了大龍頭企業主導的價值鏈。在溫州柳市,就有多達1200家協作廠給低壓電器巨頭正泰集團提供零部件。
企業在其創業的初級階段,規模肯定不會有多大。但是企業規模小并不意味著不能產生規模經濟和效應。浙江企業區域的專業化市場,小企業實現了生產鏈接,獲得了外部規模經濟;或者專業化協作進入了大龍頭企業主導的價值鏈。在溫州柳市,就有多達1200家協作廠給低壓電器巨頭正泰集團提供零部件。
而作為龍頭企業,則可以當地極為豐富的配套資源,將生產要素的競爭外部化,獲取成本和集約優勢。比如,正泰集團95%以上的零部件在本地采購,而且在經營上一直延續著的“社會負債”式運轉模式,短期占壓供應商貨款。每個協作企業不管大小,都是正泰這個“大產業鏈”上的一環,一損俱損,一榮俱榮。
因此,有人評價,與其說是正泰成就了1200家協作廠,不如說是那1200家協作廠成就了正泰。不管如何,對正泰集團和1200家協作廠來說,形成了這樣一條完整的現代產業鏈,就是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關系中神奇地完了一次次交換和社會分工。
在全國很大的徽章生產基地蒼南縣金鄉鎮,小小徽章的生產竟有8道工序,而每道工序產生的半成品都市場進行交換。這樣,二條完整的生產流水線就形成了有800多家企業參與的“產業鏈”。產業的區域性集中,使產品的各種相關部件部可以在區域內就近采購,采購成本低,特別是其中的運輸成本很低,低到任何一家企業“自己做”還不如“到外面買”。金鄉徽章廠以100臺壓力機、50臺烘箱的生產能力控制了成品規模,一有訂單就分包給同鄉上百家企業,訂單減少就放掉100個人,這100個工人憑技術還可以在其他小規模徽章廠找到工作。
大唐襪業的產業特征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銷售企業集聚和市場集中;二是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目前,大唐有四個市場,即勞動力市場、原料市場、生產設備市場和托運服務市場。既為區域內襪業生產和經營過程中的物流暢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也降低了企業生產經營和銷售過程的投入。大唐襪業的分工非常細。織襪的只管織襪,縫頭的就管縫頭,印染的就管印染。整個生產過程被分成了10個環節,同時也形成了10個大的部門,有1000家原料生產企業,400多家原料經銷商,8000多家襪子生產企業,300多家縫頭卷邊廠,5家印染廠,100家定型廠,300家包裝廠,200家機械配件供應商,600家襪子營銷商,100家聯托運服務企業,從而構成了一個龐大的襪業生產網絡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