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珠樹國藝館隸屬于上海三珠樹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位于徐家匯鬧中取靜的徐匯商務大廈(徐匯區裕德路168號)516-518室,本館以“每個人成為藝術家的可能”為口號,秉承“恬以養志”的教育理念,以弘揚傳統國學藝術琴棋書畫茶及蒙學為己任,弘揚傳統經典,傳播國藝文化,專注致力于傳統國學藝術的培訓和傳承,把每個喜歡國藝的人打造成為朋友圈中矚目的藝術達人。
口號:每個人成為藝術家的可能
《莊子繕性》篇有“恬以養志”的名言,意在強調在寧靜中修煉身心,以達返璞歸真之境。
《誡子書》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告誡兒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是更多都市人的夢想,在喧鬧的城市中,焚香點茶、掛畫插畫,四般閑事,是現代人的輕奢品,三珠樹國藝館鬧中取靜依托自身豐富的文化資源優勢,向廣大學員傳授技藝,傳播人文,傳遞智慧!
三珠樹之名取自《山海經》:“三珠樹在厭火國北,生赤水上,其為樹如柏,葉皆為珠。”后世喻指有才能的人。
國畫一詞起源于漢代,主要指的是畫在絹、宣紙、帛上并加以裝裱的卷軸畫。漢朝人認為是居天地之中者,所以稱為,將的繪畫稱為“畫”,簡稱“國畫”。國畫是漢族的傳統繪畫形式,是用毛筆蘸水、墨、彩作畫于絹或紙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筆、墨、國畫顏料、宣紙、絹等,題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鳥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寫意。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由韓天衡先生的弟子林志銘老師主教。
林志銘老師:書法家協會會員、工藝美術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東方書畫院畫師、海上尋古書畫研究會研究員。
1985年師從于有名書畫篆刻家韓天衡先生學習書法篆刻藝術。2001年結業于劉海粟美術館畫研修班;2002年結業于上海畫院山水專修班;2004-2006年為蕭海春山水畫工作室成員,得到蕭大師的親授。
代表作:《幽谷》、《山中的白云》、《層巖飛瀑》、《飛流直下三千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