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紅燈籠照亮小康路
2015-06-15 11:07
9月,本是農閑時節,然而在夏邑縣火店鄉李店村王書勤的家里20多名工人正忙著趕制一批發往廣州的宮燈.各式各樣的紅燈籠擺滿一院子,在燈籠堆里王書勤正給燈籠貼商標,忙得不亦樂乎. 早些年,在廣州做小買賣的王書勤發現廣州有不少做宮燈的廠家,不但做出的燈籠好看,銷路也好.他決定在李店辦宮燈廠.剛開始,宮燈廠規模小,銷路也不太好.為打開市場,他對傳統的宮燈制作工藝進行大膽改進,開發了金童玉女、吉祥如意等30多個富有時代氣息,能順應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他的宮燈以價格低廉、式樣新穎、做工精細等特點深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漸漸地生意越來越好,宮燈廠的規模越來越大. "值得驕傲的是我們的宮燈被選中,掛到了北京天安門和."在回憶那些歷史時王書勤一臉掩不住的自豪感. 王書勤的創業成功,帶動了全鄉1500多戶村民做宮燈.逐步形成了以李店村為中心的手工藝加工基地.產品銷往上海、蘇州、廣州等城市,占全國市場80%%以上份額,還遠銷日本、韓國、新加坡等.今年,火店鄉被省文化廳命名為河南省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夏邑縣成了全國大的燈籠手工藝品加工基地. 宮燈給當地農民帶來了新生活.走進王書勤的家,二層小樓上新安了空調,農家院里停著小轎車.樓上書房里電腦裝了寬帶,他用電腦設計產品,上網發布銷售信息.如今,他的兒子也到縣城辦企業,在城市里占據一席之地,已經成了都市人. "現在,俺村正在規劃手工藝品工業園,將來要建成全國大的手工藝品加工城,那時村民的日子會更好."王書勤對李店村未來的發展充滿憧憬.說話間,他的手機也響了,又有客戶要他趕制燈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