層次分明的管理制度可以使幼兒園管理更優
2012-10-10 13:17
當今社會幼兒教育是每個家長關心熱點話題,那我們做家長的應該如何才合格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幼兒園呢?幼兒園的管理制度又是怎樣的模式呢?幼兒園的層級管理可以抽象地把管理層分為三個層次即高層管理者、中層管理者、基層管理者。幼兒園高層管理者是指處于很高管理層次的管理者即幼兒園園長。其主要職責是制訂幼兒園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代表幼兒園與外部環境進行聯系;對幼兒園的教職員工及幼兒負責;協調與管理幼兒園內部的各項活動。幼兒園中層管理者指幼兒園的各個部門(包括行政后勤部門和直線管理部門)的管理者。其主要職責是落實幼兒培訓高層管理者的計劃與決策,并協調基層管理者的活動。幼兒園基層管理者(如班主任)是指直線部門中把中層管理者的計劃更加具體化地分配給組織中的業務活動者,并對業務活動者的活動進行協調的管理人員。幼兒園一般是兩至三軌制,那么,算起來小、中、大班就要有6—9個。這樣規模的幼兒園,一般配備專職園長一名,副園長一至兩名,保健老師、會計出納、檔案資料保管人員、食堂人員等行政后勤人員若干,這樣加上班級的兩教一保,就有30人左右了。這樣一群人的工作,雖然都是圍繞班級孩子的成長,但是工作的性質和責任有很多不同。園長根據工作性質和內容的不同,把幼兒園的人員進行團隊組建,形成既有相對獨立又有交叉合作的組織,每個組織內成員完成本職工作對本組織的負責人負責,組織負責人完成本職工作,對上一級園長負責。這樣層層把關,各負其責,共同完成工作任務幼兒園工作的特殊性幼兒園班級雖不多,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既有教育教學工作又有后勤行政工作,既有學習又有生活,既要上課還要吃飯。可以說,幼兒園每天既有吃喝拉撒睡的繁雜,又有教學的重任。對待幼兒要保教并重,不能有偏頗。所以,幼兒園工作內容相當復雜。不僅如此,幼兒園面對的受教育者是3—6歲的孩子,他們都很稚嫩,工作要求特別精細,不能有任何疏忽。因此,責任必須明確,管理必須嚴格到位。 管理的科學性管理研究雖然對優佳團隊規模“還沒有明確的結論,但是它應該是在5~12個人,也有人說5—9個人妥當,而且贊同6個人是優佳團隊規模的聲音也不少”。所以,幼兒園幾十個人,就必須形成層級和團組,才能提高/增加管理者管理范圍的科學化,管理的好的化。另外,層級管理還劃分了各自的“責任田”,明確每一個人的責任,讓每一位員工都清楚自己的工作職責,在自己的責任范圍內,可以盡很大努力做出突出的成績。成績也和個人榮譽、獎勵等掛鉤。因為每個人都追求超越,都愿意成功。所以,層級管理的責任制,可以很大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