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的前身是星海音樂學院師范系,創建于1980年4月,是廣東省早設立四年制本科音樂教育專業的教學系。1998年,經學校批準,星海音樂學院師范系更名為音樂教育系。2016年5月,學校為適應新形勢下事業發展的需要,決定將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更名為星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學院,按學校下設二級學院的架構建設。音樂教育學院現設有音樂教育系、鋼琴教育系、聲樂教育系和實踐教研部等四個列編機構以及音樂教育新體系研究中心、星海音樂學院嶺南女聲合唱團、音樂教育學院合唱團、音樂教育學院管樂團和音樂教育學院學前教育研究中心等五個非列編機構。師資力量雄厚,有教授3人、副教授18人、講師14人,博士5人、碩士17人。招收四年制本科生,在校生850人,是星海音樂學院學生多的二級教學單位。
音樂教育學院素有不錯教育傳統。立足本省實際,突出嶺南文化特點,以面向、適應、引路基礎音樂教育改革和發展為方向,以培養德藝雙馨、全面發展的綜合型、應用型、創立型一專多能音樂教育人才以及大、中、小幼專業音樂教師為目標。近年來,為適應新形勢的發展,學院凸顯“有特色、特色鮮明、與嶺南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在國內外具有較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高水平辦學和人才培養理念。依據《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和《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在課程改革上明確提出了“運用國內外先進音樂教學法,圍繞舞臺講臺開展教學教改;先素質教育、后精英教育;先大課、后小課;應用、理論與實踐并行”的改革思路和要求。
課程設置突出音樂教育專業特點主線,以音樂教育原理、音樂教育史、教育學、教育心理學、音樂教育導論和教材教法等為主干課,從本質上改變“鋼琴二系、聲樂二系”等突出問題。在專業基礎課方面,突出師范性,注重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一年級的課程中,加強鋼琴演奏、聲樂演唱課的教學,增加應用鋼琴課、應用聲樂等集體課;加強作曲基礎理論、舞蹈、合唱等基礎課程建設力度。
新增電腦音樂制作(整合了作曲、和聲、復調、曲式、配器、電腦制譜、MIDI制作七門課)、合唱訓練學、應用和聲、應用鋼琴教學法、鋼琴教學法、正譜伴奏、視唱彈唱、聲樂教學法、正音課、重唱藝術、重唱基礎、歌唱教學、音樂與律動、實用吉他、第二樂器、樂隊訓練、舞蹈實踐等選修課程,將選修課與專業課一并納入課程總設計的宏觀視野之中,促進二者的優勢互補,以靈活多樣的“限選課”和“選修課”教學拓展學生的專業能力。
重視實踐教學,建立了各種形式的實踐工作坊,完善了基于柯達伊、奧爾夫、達爾克洛茲三大音樂教育體系的音樂教學法課程模塊。學生在學習課程模塊的同時,參與音樂教學法工作坊項目的研究工作。已在多個地市的幼兒園、中小學、少年宮等建立了實踐教學基地,并與部分單位設立了基礎音樂教育合作研究項目,為學生實踐提供場所。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提高學生組織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的能力,在實踐中引導學生重修養、長知識、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