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華歐秀幸福微劇場:清華、北大微電影獻禮畢業季
大學四年,學到了什么?
大學教會我們“理想比金錢更重要”,金錢絕不是衡量成功的單獨標準;大學教會我們“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因為沒人知道結果會怎樣;大學教會我們“命運由自己掌控”,因為沒人能負責你的人生。7月,又是一個畢業季,未來的我們會做的更好。7月1日(周日)21:15鎖定青海衛視(微博)《伊華歐秀幸福微劇場》,7月2日(周一)23:10鎖定廈門衛視《東娛微劇場》,一起看畢業季微電影,致我們終將結束的大學生活,畢業進行時!
那些大學教會我的事
“大學是什么樣子?在我看來,大學對于這個貧困山村的孩子們,就是一個遙遠的,難以觸摸的世界。6月1日,一條“清華帥工科男感人短片”瘋傳微博,短片中講述了清華工科男朱俊林、王樂天在農村的支教經歷。他們設計出節能環保的熱飯裝置,解決了一個班級40個孩子的午餐問題,他們利用舊電腦上的零件重組了新電腦,讓孩子們能夠更容易地了解外面的世界,在他們眼中,大學的價值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
正如微電影《我在清華等你來》《90后青春手寫體之天生獨型》中展現的一樣,大學是人生美好的青春時光,用自己的力量去實現價值,去體驗不同的生活,這樣才不會辜負青春的美好歲月。
畢業后,未來我會做的更好
微電影《男生日記》中北大“理工男”何小冬所說,“在對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那是童話,在錯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這才是青春。”畢業了,總有或多或少的一些遺憾,也許是沒有談一場轟轟烈烈的戀愛,也許是沒有認認真真地啃書,也許是沒有趁機會到世界各地走走,也許還沒有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夢見自己在一個迷宮里面……在尋找一件比較相對美好的東西,其實就是一個穩定的工作”同濟大學畢業微電影《未來我會做的更好》中所感,畢業之后伴隨著茫然和無助,但回想大學四年的美好記憶,身邊有諸多的好友支持,因此又有了向前進的勇氣,堅信未來的自己會做的更好。
畢業之后,各奔東西,考研或者出國深造,選擇一份穩定而安逸的工作,還是去世界各地旅行,或者去西部山村支教,無論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都要由自己負責,因為沒有人能夠預知未來的命運,只要經歷過、勇敢過、選擇過,人生就不會后悔。《伊華歐秀幸福微劇場》由東娛文化傳媒聯合伊華歐秀、青海衛視、紐貝斯特羊奶粉、申鷺達衛浴、REDU-熱度等共同打造,7月1日(周日)21:15青海衛視《伊華歐秀幸福微劇場》,7月2日(周一)23:10廈門衛視《東娛微劇場》,跟隨著畢業微電影,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繼續前行!